103:世道炎凉-《大明新世纪:赤潮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嗯,哥哥你不知道我在学校里学了多少好玩的哩!”

    “学了什么好玩的?”

    “老师说要给英伦人痛击,同学们也都义愤填膺的唱咱们的歌呢。”

    “噗,为什么又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“又?”

    》

    旧大陆的天,十一月正是开始变冷的时候。东山这块地方历来就是备受重视的要冲之地,也是最有官场气息,最有封建王朝特色,简直宛如封建王朝的缩影,微缩般的封建资产世界。

    破烂的泥巴房子,泥土糊成的房子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,也是最经典的农村景象。几根茅草从泥土墙壁之中露出头来,悄悄的在雨后的天里感受着晚秋早冬的气息,做好了随时被主人重新糊平的准备。这年头,别说野草了,就连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花朵都不一定能露头,更何况糊墙用的茅草呢?

    看起来五十来岁的老人在矮枝围成的围墙里削着什么,看看这老人的穿着,你一定会大跌眼镜,不敢相信这就是世界第一大国的农民的穿着?破烂的小袄上到处都是补丁,偶有几处露出棉花的地方进一步增添了破烂的气息,给人一股更加落魄的样子。裤子灰扑扑的,看起来像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洗过了。这就是炎明的农民?怎么,像个农奴一样?

    可是农民还能穿的好到那里去呢?连城市里的工人都需要缝缝补补又三年,往往几年都不一定能买一件新衣,也就更不用说压迫与剥削更为严重的农村了。不论是炎明还是法郎西、英伦、俄罗亚、普鲁士。他们都并非是完全的资产主义国家,依旧存在着大量的封建以及官僚情况。地主,这个万恶的级阶,可是一直都是帝国府政制约资产家们的法宝,维持帝国平衡的绝妙之选择。

    这个冬天不好过,不只是远在大洋彼岸的亚美利亚元州遭了灾,旧大陆的东山这边收成也不好。不少庄稼在夏秋的时候遭了蝗灾,庄稼毁坏了不少,别说租子了,就连官老爷的税收都不一定能交齐。家里劳壮力多的家庭或许还能进城打工挣点钱还钱,要是向李老头这样的孤寡家庭,那可就是难上加难,雪上加霜咯。

    这个冬天怎么过?放在前几天,李老头还要愁的睡不着觉,饭也吃不下去。家里就他和十岁的孙子,孤寡的爷孙俩,该怎么还钱?怎么熬过去?但是现在,李老头是不再发愁,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好愁苦的了。

    “嘿,嘿。”一位穿着略微好一点,袄上只有补丁没有漏洞的中年人扛着锄头对老人喊道。

    老人循声而抬头,十分疑惑的朝中年人看去。中年人则立刻推开小栅栏门走了进去,搬了个烂木头板凳就坐了下来,乐呵呵的笑着与老人交谈了起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