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然而现实却大相径庭,整个军团的行进速度犹如龟缩一般,竟耗时40多天才缓缓推进到雅法城下。 当然,冬日来的大雨连绵,使得行军道路湿滑,泥泞不堪,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。 但更关键的是,拿破仑此次雄心勃勃的北上征讨行动,还肩负着一项特殊而重要的使命——“解放”加沙地区的犹太人。 在1797年之前,安德鲁,对于犹太人的政治立场,与当时欧洲大陆上的大部分政客并无二致。 在他的眼中,犹太人这个群体,虽有着独特的商业天赋与坚韧的民族特性,但在政治权力的天平上,似乎并不具备足以改变局势的重量,故而他对犹太人常常流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。 然而,安德鲁绝非是一个鲁莽短视之人,他在不屑的同时,亦保持着足够的警惕之心。 毕竟,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,天主教徒以及基督徒占据着人口的绝大多数,他们的利益诉求与社会影响力,犹如庞大的基石,支撑着国家的稳定与运转。 唯有妥善维护这些主流群体的利益,才能稳固自己的统治根基,任何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因素,都需谨慎对待,犹太人,自然也在他的密切关注范围之内。 尽管安德鲁并非那种被狭隘的反犹主义情绪所左右的人,但出于对国家利益以及自身统治的考量,他还是授意军情局展开了一项秘密行动,就是收集欧洲各国的富有犹太商人名单。 在这份名单的筛选过程中,军情局的特工们如同敏锐的猎犬,仔细甄别着每一个潜在的目标。其中,像罗斯柴尔德家族这类在当时迅速崛起的犹太新兴财团,因其庞大的财富积累与日益增长的商业影响力,被列入了重点关注对象。 安德鲁的想法很明确,这些犹太商人手中掌握着巨额财富与广泛的商业网络,一旦他们的行为对法兰西的国家利益,尤其是对安德鲁自身的统治产生不利影响,例如协助与支持法国的死对头英国人,那么军情局的情报人员将被赋予特殊权力,有权先斩后奏,采取一切必要的暴力手段,将这种潜在威胁扼杀在萌芽状态。 作为共和国的最高统治者,安德鲁坚定地信奉马基雅维利主义,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