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
在遥远的另一时空,那片纷争不断的中东大地,以“中东小霸王”著称的以色列,其崛起历程充满了戏剧性。
当犹太民族的凝聚力呈指数级增强的过程中,加之阿美莉卡不遗余力的援助,曾经那个在周边势力环伺下,孤苦伶仃、饱受压迫的犹太民族,就此实现了惊人的逆转,一跃成为在中东地区行事肆无忌惮的侵略者,其军事扩张与政治野心令周边国家深感不安。
安德鲁的思路很简单,明里暗地支持犹太的激进知识分子,协助他们在巴勒斯坦重新建立一个高度自治的犹太社区。
然而,这个犹太社区想要在被环绕的所有敌对者之间,一个缺乏战略纵深,既没有自然资源,也没有工业基础的贫瘠之地,存活下去,并最终独立建国,就需要一个更为强大的欧洲军事力量,也就是法兰西军队的保护。
继而不可避免的,这个拥有犹太社区(犹太国),还有他的人民都将会主动的,或是被迫的,彻底沦为安德鲁法国统治埃及,以及中东地区的武器与工具。
不久在对威尼斯的访问中,安德鲁接见了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律师,沙乌尔·马宁。
在马宁的谈话中,安德鲁得知,目前生活在地中海西岸,加沙与巴勒斯坦一带的犹太人,其数量已经多达5万,建设了至少12个犹太社区(互助农庄),未来3年内的犹太人将突破8万。
更让人惊讶的,这些犹太人返回先祖的迦南故地,而且还是得到了奥斯曼帝国统治者,以及当地总督的支持。
不过依照奥斯曼各级统治者的尿性,等到3年后,负责巴勒斯坦的地方官员,就会肆无忌惮的剥削与压迫那些鸠占鹊巢的犹太人,他们不仅要承担高额的税赋,而且年满12岁的男性更是会被抓走充军,除非是倾家荡产,缴纳一大批免役金。
等到那里的犹太人被压榨殆尽,而不得不效仿之前的巴勒斯坦农民,一个个举家逃亡异地他乡后,巴勒斯坦当地官员又会上书伊斯坦布尔,请求苏丹王将外地移民派往地中海西岸一带耕种,并继续免费提供房舍和土地。
这就是奥斯曼帝国官员长期实施的“放水养鱼,腾笼换鸟”的政治策略,从而保证犹太人等异教徒,或是服从性差的民族,在当地不会形成对抗奥斯曼帝国的人口数量……
在犹太律师沙乌尔�9�9马宁满怀期待与恳切的请求下,安德鲁也郑重地做出了承诺:会从1797年下半年开始,派遣一批犹太籍的军官,进入巴勒斯坦的各个犹太社区(农场),协助建立自卫武装。
第(1/3)页